
不同蛋白質與氨基酸對大白兔繁殖性能影響的實
來源:未知 |發布時間:2023-02-16 09:31|點擊:次
不同蛋白質與氨基酸對大白兔繁殖性能影響的實驗
營養失衡會引起母畜受精卵著床失敗或胚胎死亡,對生殖機能產生直接影響。營養物質缺乏導致垂體前葉或下丘腦干擾正常的黃體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的釋放而直接影響繁殖性能。
低水平蛋白質可以通過添加氨基酸的方法加以彌補繁殖性能得以改善。通過提高日糧中合成氨基酸含量降低粗蛋白水平,可提高實驗免的免疫功能和氮利用率,降低由于氮排泄對環境的污染,是一種有效的方法。
為降低飼養成本,探討南方高溫高濕條件下的蛋白質水平與氨基酸適宜添加量,以家免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蛋氨酸和賴氨酸為研究對象,特開展了本試驗。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動物
在廣西大學小實驗動物繁育中心選用已經進入繁殖期的成年日本大耳免母兔36只舍遮光1周加光1周誘導發情同期配種。與配公免發育正常,性欲旺盛,經檢查精子活力正常,公母隨機選配。
1.2試驗設計
采用單因素完全隨機化試驗設計。日本大耳免母兔36只隨機分為4個試驗處理組,每個組9只分3個重復母免單籠飼養。4組分別喂以2種不同粗蛋白水平和四種氨基酸組合的日糧,其中1組為高蛋白對照組日糧,粗蛋白水平為18.8%,賴氨酸含量為0.45%,蛋氨基酸含量為0.4%;2-4組為低蛋白日糧粗蛋白水平為17.08%,通過添加調節賴氨酸含量為0.68%,0.9%和1.13%,蛋氨基酸含量分別為0.5%,0.6%和0.7%。試驗期從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預期5天正式期180天。
1.4飼養管理
種兔一天飼喂2次根據采食情況適當調節喂料量,每天每只母免飼喂150-250g飼料。光照管理:配種前7天舍適當光,20-30lux的弱光照強度,之后采用80-90lux強光照,每天補光至16h,補光7天,誘導母免同期發情。實驗前,對實驗用免欄地面及飼養器具進行沖洗、消毒,空欄7天。料槽乳頭式飲水器進行自由采食和飲水。按免場常規管理程序進行驅蟲和免疫。

1.5測定指標
分組測定和記錄受胎率產仔數產活仔數出生窩重21日齡窩重。
1.6數據分析與處理
統計實驗期180天的繁殖實驗數據數據運用EXCEL軟件進行處理后,再用SPSS16.0數據統計軟件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用平均數+標準差(X+SD)表示以P0.05作為差異顯著性評判標準
2結果與分析
2.1對受胎率的影響
各組配種受胎情況
低蛋白組隨著賴氨酸和蛋氨酸添加比例的提高,受胎率也隨之提高,實驗1組配種效果較差,與其他3個組差異顯著,實驗2組3組與高蛋白組差異不顯著。
2.2對產仔數的影響
試驗期180天內對照組窩產活仔數6.7只試驗1組為6.3只2個組差異顯著(P0.05),試驗2組3組分別為6.69只6.95只差異不顯著(P>0.05)平均窩產活仔數試驗1組最差,試驗3組最優,2個組差異極顯著(P0.01);試驗2組與3組之間差異顯著;試驗2組與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成活率各組差異不顯著。
2.3對仔免窩重的影響
試驗1組平均窩重和21日齡窩重最差試驗3組最優,試驗2組試驗3組對照組與試驗1組之間差異顯著(P<0.05)。試驗2組試驗3組對照組3個組間差異不顯著。

3結論與分析
3.1添加適宜的必需氨基酸可以降低實驗繁殖母免蛋白質水平。粗蛋白質水平從18.8%降到17.08%,賴氨酸含量從為0.45%調到0.9%~1.13%,蛋氨基酸含量從0.4%調到0.6%~0.7%母免繁殖率不受影響。
說明必需氨基酸達到適宜水平時可以降低實驗繁殖母免蛋白質水平,與金嶺梅(1996)報道的泌乳母免粗蛋白質水平17.3%,賴氨酸含量0.7%,蛋基酸+胱氨酸0.48%接近凹。比田樹飛報道的獺免營養需求粗蛋白質水平19%低國,比白云峰推薦的17.5%略低4,比何瑞國報道的日本大耳白兔生長免的15%高。實驗免與毛免的毛發生長蛋白質需要量大有關,與實驗免種免繁殖時期蛋白質需求量明顯高于生長免有關。
3.2從經濟和降低氮素排放的角度來考慮試驗2組的粗蛋白質17.08%和賴氨基酸0.9%蛋氨基酸07%水平比較適宜日本大耳免繁殖免的營養需求。蛋白質由氨基酸組成,適宜的氨基酸組成和添加水平有利于飼料的高效利用,適宜的粗蛋白水平再添加必需氨基酸的方法值得推廣應用。
上一篇:人工骨修復兔橈骨缺損的臨床研究
下一篇:實驗虹蚓抗菌腦的分離純化